河南外科学杂志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论著

  • 儿童颌面部创伤美容缝合后激光序贯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效果分析

    李鹏程;张合成;张晗;孙文超;赵添;刘慧丽;靳三丁;

    目的 探讨儿童颌面部创伤美容缝合术后595 nm脉冲染料激光(595 nm PDL)和二氧化碳点阵激光(CO_2 AFL)序贯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03—2024-02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9例因颌面部创伤行美容缝合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6例仅常规应用硅酮类制剂(拆线后3 d外用硅酮类制剂,2次/d,持续至术后12个月)。激光治疗组23例于美容缝合术后第3周开始应用595 nm PDL治疗,待瘢痕血管化程度显著降低后转换为CO_2 AFL治疗。1次/月,持续至美容缝合术后12个月。疗程期间同时应用硅酮类制剂,方法同对照组。美容缝合术后12个月,应用改良版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评估主观疗效,依据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客观评价瘢痕外观,记录术后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 激光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估显示,术后12个月时,2组患儿的瘢痕形态均有改善,但激光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期间,激光治疗组2例患儿出现局部水疱反应,经穿刺引流及红霉素软膏外用后缓解,未观察到色素异常或瘢痕增生加重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595 nm PDL和CO_2 AFL序贯治疗,可优化儿童颌面部创伤美容缝合术后瘢痕病理进程,在改善瘢痕外观、质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可控,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3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基于CT三维重建的中原地区成人股骨远端形态测量研究

    王红卫;张勇;

    目的 通过螺旋CT扫描重建正常成人膝关节模型,测量中原地区成人股骨远端的形态参数,研究我国中原地区成人膝关节解剖形态参数特点以及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成年健康中国人(男性230例,女性207例),通过螺旋CT扫描获取膝关节影像图片。将拍摄完成的CT影像数据存为DICOM格式文件,并导入IntelliSpace Portal 9.0软件中对膝关节股骨远端进行三维重建,以此测量膝关节解剖形态参数。结果 中原地区正常成人膝关节男性股骨髁宽度(76.28±2.82)mm、女性股骨髁宽度(65.89±4.52)mm,男性股骨髁外侧前后径(61.52±3.21)mm、女性股骨髁外侧前后径(55.26±3.84)mm,男性股骨髁内侧前后径(59.34±2.72)mm、女性股骨髁内侧前后径(53.67±1.90)mm。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在股骨髁宽度、股骨内外髁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原地区正常成人股骨髁形态解剖参数在性别间统计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股骨髁宽度、股骨外侧前后径和股骨内侧前后径等男性膝关节股骨远端解剖参数比女性膝关节股骨远端解剖参数;股骨髁内外侧髁曲率半径不同,同样可以看出女性股骨内外侧髁曲率半径相比男性较小。这为中原地区假体设计以及全膝关节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数据参考。

    2025年04期 v.3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分析

    黄美惠;黄美菊;肖秋平;张志谦;吴小云;

    目的 探究白头翁汤灌肠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01—2023-03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就诊的80例湿热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分别予以白头翁汤灌肠(观察组)和美沙拉秦灌肠液(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改良Mayo评分,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同时评价整体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评分、IBDQ评分和TNF-α、IL-17、IL-1β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Mayo评分小于对照组、IBDQ评分大于对照组,TNF-α、IL-17、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UC的效果肯定,可明显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3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3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研究

    蒋宗楠;张天贺;陶吉录;杨军凯;李武学;

    目的 探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一次性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治疗2~3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01—2025-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一次性RIRS治疗的65例2~3 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结石清除率。结果 65例患者中,62例(95.38%)成功置入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并完成碎石取石术。3例(4.62%)术中软镜鞘置入失败,在导丝引导下置入F5双J管被动扩张输尿管,并于2周后二期顺利完成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一次性RIRS。5例(7.69%)术后出现高热,经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碎石术后第2天复查尿路平片,58例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89.23%。结论 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一次性RIRS治疗2~3 cm肾结石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肾盂高压风险,减少尿源性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结石清除率。

    2025年04期 v.3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MSCT在老年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及评估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郑文杰;何冉;张一;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老年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及评估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06—2024-06收治的9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MSCT及病理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SCT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前分期及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9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为T_1期、T_2期、T_3期、T_4期各有10、22、39、19例,N_0期、N_1期、N_2期各为38、25、27例,M_0期、M_1期分别有62、28例。MSCT诊断T_1~T_2期、T_3期、T_4期的Kappa值分别为0.827、0.705、0.752,N_0期、N_1期、N_2期的Kappa值分别为0.617、0.493、0.492,M期的Kappa值为0.683。术后随访6个月,病理检查确诊复发28例,MSCT检查显示32例复发。MSCT诊断老年结肠癌术后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9%、88.71%、88.89%、78.13%、94.83%,Kappa值为0.751。结论 MSCT对老年结肠癌术前T、M分期诊断以及评估术后复发均有良好的价值,但对N分期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5年04期 v.3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DCE-MRI参数联合血清DCLK1水平检测对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李娅;王莹莹;庞乐宁;苗林瑞;

    目的 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参数联合血清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检测对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4-08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DCE-MRI、血清DCLK1检测。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71例)和无效组(29例),比较2组患者的DCE-MRI参数(转运常数、对比增强率、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最大斜率、速率常数)、血清DCLK1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对评价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有效组对比增强率、转运常数、血清DCLK1水平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最大斜率、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速率常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对比增强率、转运常数及血清DCLK1水平联合检测对评估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的AUC值较各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 DCE-MRI参数、血清DCLK1联合检测,能提高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对临床评估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2025年04期 v.3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冯忠勇;周东丰;

    目的 分析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12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内镜组(41例)实施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传统开颅组(39例)采用外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问卷(mRS)评分,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脑损伤标志物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均短于传统开颅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传统开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NIHSS、mRS评分和NSE、S-100β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NIHSS、mRS评分和NSE、S-100β水平均优于术前,且神经内镜组NIHSS、mRS评分和NSE、S-100β水平均优于传统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外侧裂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进一步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血清NSE、S-100β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

    2025年04期 v.3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乳腺癌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对决策后悔的影响研究

    王丹丹;李付华;吕会力;李慧;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对决策后悔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人风险感知问卷、决策后悔量表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2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医疗风险感知总分为(41.92±8.92)分(范围:12~60分),决策后悔总分为(30.45±11.04)分(范围:0~100分)。其中102例(45.13%)患者无决策后悔,68例(30.09%)存在轻度的决策后悔,56例(24.78%)存在中重度决策后悔。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医疗风险感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决策后悔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风险感知是乳腺癌患者决策后悔的重要预测因子,可独立解释决策后悔的23.40%的变异。结论 医疗风险感知是乳腺癌患者决策后悔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前医疗风险感知,以降低决策后悔的发生率。

    2025年04期 v.31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单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和对肺通气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徐恒;

    目的 探讨单孔和三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效果和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2焦作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3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孔组(46例,行三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单孔组(47例,行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48 h时的数字疼痛评价量表(NRS)评分、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1周时,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_1)和最大通气量(MVV)肺通气功能。统计切口感染、肺炎、胸腔积液、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 a期间的肿瘤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2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随访1a期间的肿瘤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三孔组,术后48 h时的NRS评分低于三孔组,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三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2组患者FVC、FEV_1和MVV的水平均低于术前,但单孔组患者的FVC、FEV_1和MVV的水平均高于三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1a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相同。虽然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进程、对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较三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更具优势。

    2025年04期 v.3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知信行康复教育模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姚满满;赵靖;张晓红;

    目的 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6—2024-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4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不同康复教育方法分为知信行康复教育模式组(知信行组)和常规教育组(对照组),每组27例。2组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负性心理;依据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评价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GSES、MMAS-8评分、EORTC QLQ-C30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其中知信行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DTC患者术后开展知信行康复教育,能有效缓解负性心理和提高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3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加大型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观察

    兰开雄;张华彬;张志谦;谢张慧;

    目的 探讨加大型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9—2024-04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行TST STARR+治疗的以直肠黏膜内脱垂为主的96例OO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除高度(直肠壁)、术后24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采用Longo's排便梗阻综合征(Longo's OD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2 a和>2 a的疗效。结果 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26.3,39.0)min,术中出血量8.0(5.0,10.0)mL,切除高度(6.3±1.6)cm。术后24 h时VAS评分为4.5(3.0,6.0)分,住院时间(8.4±2.8)d。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4.2%)、肛门坠胀感7例(7.3%)、吻合口少量出血8例(8.3%)、轻度失禁4例(4.2%)。上述并发症均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康复,未发生腹(盆)腔感染、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4.5 a。随访≤2a及>2 a患者的Longo's O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 a患者的Longo's ODS评分高于随访≤2 a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8例(8.3%)患者复发。结论 TST STARR+是治疗OOC患者简单、有效、安全的方式,且复发率低,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其效果会有一定的下降。

    2025年04期 v.3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术前SF/Alb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杜凡凡;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铁蛋白(SF)/白蛋白(Alb)比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0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完成肝切除术治疗的7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 a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27例)。统计并对比2组基本资料,探讨术前SF/Alb对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肿瘤大小≥5 cm、肿瘤数量为多发、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占比以及血清SF/Alb比值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可能与肿瘤大小、肿瘤数量、淋巴结转移、SF/Alb比值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F/Alb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效能较好,AUC为0.901。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情况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提示模型区分度良好,ROC曲线下AUC为0.95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的拟合度高,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在0.01~0.99阈值概率范围内有较高的净收益率。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SF/Alb比值升高,可能提示术后死亡高风险,对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5年04期 v.31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循证的胃癌术后早期饮水管理方案应用效果评价

    曾星;李昌娣;顾雅静;张静;李爱;刘慧;

    目的 评价基于循证构建的胃癌术后早期饮水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2024-07—2024-12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将2024-07—2024-09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饮食饮水护理方案;将2024-10—2024-12入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基于循证的术后早期饮水管理方案。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口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口腔pH值、咽喉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口腔舒适度指标。统计腹胀和恶心呕吐等饮水不良反应及口腔异味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后2 h口腔舒适度各项指标的水平、术后饮水不良反应和术后2 h口腔异味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水后2 h、24 h、48 h口腔舒适度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口腔异味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胃癌术后早期饮水管理方案,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全面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改善其术后口腔舒适度,降低口腔异味的发生率。

    2025年04期 v.3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雨课堂联合DOPS教学法在外科疾病超声科带教中的应用

    苏航;高杨;

    目的 探讨雨课堂联合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教学法在外科疾病超声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02—2024-0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的75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名)和观察组(38名)。给予对照组住院医师传统教学法,给予观察组住院医师雨课堂联合DOPS教学法,教学6个月。对比2组住院医师教学后理论考核情况及教学前后DOPS评分、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MBI-GS)评分、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价量(SRSSDL-CV)评分。结果 教学后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评分、典型病例分析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住院医师的DOPS、SRSSDL-CV,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BI-G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雨课堂联合DOPS教学法应用于外科疾病超声科带教规培中,可增强住院医师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减轻工作倦怠感。

    2025年04期 v.31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旋转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TKA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王熠;张庆普;梁文浩;辛小林;

    目的 比较分析旋转平台(RP)与固定平台(FB)假体膝关节置换(TKA)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3-10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骨科行TKA治疗的107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FB假体53例(FB组),应用RP假体54例(RP组)。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和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和步速、步频、步长等运动学参数,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前运动学参数、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运动学参数、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RP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F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TKA治疗的KOA患者,RP与FB假体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但RP假体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动学参数和膝关节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2025年04期 v.3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切除术治疗乳房良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董昆仑;林录;马勇;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切除术治疗乳房良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4-08在淮滨县人民医院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32例,分别实施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微创组)和传统开放切除术(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切口瘢痕形态,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 微创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患者切口瘢痕形态的VSS评分和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切除术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房良性肿瘤创伤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且患者康复进程快和对美容效果更满意。

    2025年04期 v.3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手术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盼;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乳腺病灶区段切除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6—2024-06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62例P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病灶区段切除术,观察组在常规乳腺病灶区段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和术后2周时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皮肤发红、乳头溢液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统计随访期间的复发率。末次随访时评价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时,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和CRP、TNF-α、ES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和CRP、TNF-α、ESR水平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乳房外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病灶区段切除术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PCM,能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提升乳房外形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功能锻炼临床研究

    孟云;尤丽萍;

    目的 总结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10—2023-09在山东滨州市中心医院行放疗的15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吞咽功能锻炼)和观察组(72例,基于IMB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于放疗结束时评估2组患者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于放疗前和放疗结束时采用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价吞咽功能。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放疗结束时的MDA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指导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其吞咽功能。

    2025年04期 v.3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早期肾癌经后腹腔入路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曹振朋;魏亚非;陈丹玉;

    目的 分析早期肾癌经后腹腔入路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01—2025-01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80例早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经后腹腔入路(观察组),40例经腹腔入路(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第2天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皮质醇(Cor)与C反应蛋白(CRP)应激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2个月时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统计创面出血、尿漏、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Cor等各项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QLQ-C30量表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腹腔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安全性相仿,但经后腹腔入路在优化围术期指标、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2025年04期 v.3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张富中;田所礼;张振立;刘喜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HT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洛阳新里程医院普外科2021-01—2024-02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CHTD联合LC组(LCHTD+LC组,42例)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组(EST+LC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结石一次性清除率等围术期相关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结石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HTD+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EST+LC组,结石一次性清除率高于EST+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均低于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LCHTD联合LC在结石一次性清除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方面,均显著优于EST联合LC。

    2025年04期 v.31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春雷;高旭;曹珺;冯伟;王玮琳;

    目的 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6—2024-06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108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分别予以PVP(PVP组,50例)和PKP(PKP组,58例)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指标(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其中疼痛缓解情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椎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以及椎体形态矫正情况(伤椎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后凸Cobb角)。同时统计2组患者术后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KP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长于PVP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多于PV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后凸角和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及VAS评分、ODI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术前,其中PKP组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时伤椎前缘高度、中间高度、后凸Cobb角矫正效果和术后1周、3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OVCF均有确切效果。其中PVP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和住院费用低,而PKP治疗术后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和恢复脊柱解剖结构效果更佳。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病情、经济条件、效果期望要求等因素全面评估,科学选择手术方法。

    2025年04期 v.3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家属同步延续性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王航君;

    目的 分析家属同步延续性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上肢骨科2021-04—2024-08接受THR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不同延续性健康教育方法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予以常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照组)和家属同步延续性健康教育。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和家属照顾能力评分量表(FCTI)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家属照顾能力和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同时统计术后随访期间(3个月)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ESCA、FCTI、HH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时2组患者的ESCA、FCTI、HH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ESCA、FCTI、HH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THR治疗的老年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属同步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2025年04期 v.31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利多卡因局麻种植牙修复术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

    吕朝晶;韩守莹;刘岩正;梁展飞;任亚男;孙帅勤;杨靖梅;

    目的 比较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用于利多卡因局麻种植牙修复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择期行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种植牙修复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9~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前,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 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记录镇静起效时间、镇静RSS评分、术后苏醒时间、麻醉后观察室(PACU)观察时间,以及镇静开始前(T_1)、镇静生效时(T_2)、手术开始时(T_3)、术中10 min(T_4)、术毕时(T_5)的HR和MAP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统计2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R组的镇静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PACU观察时间均短于M组,镇静RSS评分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同一时间点HR、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1时的HR、MAP水平最高,在T_2~T_5时均低于T_1时,并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M组,医患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清醒时的NRS评分均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用于利多卡因局麻种植牙修复术患者,可维护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具有良好效果和安全性,而且在镇静效果、医患满意度及促进麻醉恢复方面的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2025年04期 v.31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新生儿肠闭锁肠切除吻合术后短肠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赵冰芳;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闭锁肠切除吻合术后短肠综合征(SBS)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4—2024-12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肠闭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肠切除吻合术后是否合并SBS分为SBS组(23例)和非SBS组(37例)。收集2组患儿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闭锁部位、肠闭锁Grosfeld分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肠管切除长度、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是否合并严重贫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梗阻并发症。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肠闭锁患儿肠切除吻合术后发生SBS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闭锁部位、Grosfeld分型、肠管切除长度、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以及术后合并吻合口瘘和NEC是新生儿肠闭锁肠切除吻合术后发生SBS的相关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出生体质量≤1 000 g、十二指肠闭锁、Ⅳ级Grosfeld分型、肠管切除长度、术后恢复经口喂养时间≤3 d、术后合并吻合口瘘和NEC为新生儿肠闭锁肠切除吻合术后发生的SBS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十二指肠闭锁、Ⅳ级Grosfeld分型、肠管切除长度、早期经口喂养失败、吻合口瘘及NEC均可引发新生儿肠闭锁肠切除吻合术后SBS。临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2025年04期 v.3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曹贝贝;齐琳娜;史小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2—2023-08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LC治疗的195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手术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OA)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术前STOA总分为(82.19±13.52)分,其中状态焦虑为(21.33±5.67)分,特质焦虑为(60.86±8.6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确诊后睡眠质量、既往麻醉经历、主要照顾者、等待手术时间、手术信息了解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确诊后睡眠质量较差、既往麻醉经历较差、保姆/兄妹为主要照顾者、对手术信息稍微了解是LC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因素。结论 LC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较严重,医护人员应加强术前知识宣教及针对性精细化管理,改善其焦虑状况,以提高手术效果。

    2025年04期 v.31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剥脱综合征合并闭角型与继发开角型青光眼59例临床分析

    付何云;常新奇;

    目的 分析剥脱综合征(XFS)合并闭角型青光眼(ACG)与继发开角型青光眼(OAG)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6—2024-11安阳市眼科医院青光眼科收治的59例(65眼)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9例(33眼)XFS合并ACG的患者作为ACG组,将30例(32眼)XFS继发OAG的患者作为OAG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眼压和视力,以及术后的杯盘比。结果 ACG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O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眼术后均未发生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睫状环阻滞等严重并发症。术前ACG组患者的眼压低于OA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其中ACG组患者的眼压低于O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视力均较术前提升,其中ACG组患者的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前后OAG组患者的视力及2组间患者术后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AG组患者杯盘比高于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光眼患者,XFS合并ACG的手术成功率高于XFS继发OAG的患者。与XFS继发OAG比较,XFS合并ACG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改善效果较好,杯盘比损害较轻。在临床工作中要坚持随访,并注意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从而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

    2025年04期 v.3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功能锻炼决策干预联合自我肯定性训练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闫静;韩美丽;康辉;施瑜;

    目的 分析功能锻炼决策干预联合自我肯定性训练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02—2024-10洛阳新里程医院收治的122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训练模式分为2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实施功能锻炼决策干预联合自我肯定性训练,2组均干预1个月。根据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弹性简化量表(CD-RISC)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膝关节协会评分(KSS)、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和SAS、SDS、CD-RISC评分,以及KSS、LK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锻炼决策干预联合自我肯定性训练应用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可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缓解不良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2025年04期 v.31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邱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3-12太康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29例)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29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临床恢复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2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水平和CD3~+、CD4~+/CD8~+免疫功能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随访1 a期间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随访1 a期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24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TNF-α、CRP和CD3~+、CD4~+/CD8~+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高于术前、CD3~+、CD4~+/CD8~+水平低于术前,其中腔镜组患者的TNF-α、CRP水平低于开腹组,CD3~+、CD4~+/CD8~+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均有确切近期效果,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患者炎症反应更轻、免疫功能影响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和康复进程短等优势。

    2025年04期 v.3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不同清洗方式对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王秀丽;张东芳;闫露;郭宏园;任悦;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式对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400件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按照回收日期分为2组,每组200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酶浸泡、毛刷刷洗和超声清洗等手工清洗方法,湿热消毒后放入干燥柜进行干燥;观察组采用手工预处理+全自动真空超声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比较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和清洗干燥所需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和干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目测及光源放大镜检测质量合格率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工预处理+全自动真空超声清洗消毒器清洗法,可显著提高硬式内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快器械周转,保障患者能及时安全使用。

    2025年04期 v.3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的比较研究

    刘青;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H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4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RPLU组和URHL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功能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和术前BUN、SCR、NGAL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LU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URHL组,术后第3天和1个月时的结石清除率高于URH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2组患者的BUN、SCR、NGAL水平较均术前升高,其中RPLU组患者的NGAL水平低于URH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RH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URHL比较,RP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但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少,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医院的设备、术者自身技术经验等选择术式。

    2025年04期 v.3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临床实践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效果与安全性比较研究

    王明;

    目的 比较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3-12第九九○医院收治的8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保乳手术18例(保乳组),行改良根治手术69例(根治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量表(FACT-B)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评估患者的自尊感。末次随访,参考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美观度。结果 保乳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根治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根治组,术后6个月时的FACT-B生活质量评分、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和VSS评分均优于根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切口小,术后康复进程更快,且可最大程度维持乳房外观完整性而更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但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和辅助治疗。同时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2025年04期 v.3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显微镜小骨窗减压术与传统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陈龙;

    目的 分析显微镜小骨窗减压术与传统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CM)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0—2024-10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脊柱外科收治的63例CM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传统组(31例)实施传统后颅窝减压术,显微镜组(32例)实施显微镜小骨窗减压术。记录2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显微镜组小脑受压、感觉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消失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小骨窗减压术治疗CM畸形的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但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5年04期 v.31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分析

    张妞;

    目的 总结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CRF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8栾川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72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和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36例。2022-01—2023-04入院接受H-UPPP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05—2024-08入院接受H-UPPP联合CRFA术的患者作为联合组。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白膜脱落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随访期间发音障碍、鼻腔反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术后6个月时,检测2组患者的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末次随访,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白膜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OAHI、LSaO_2及E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H-UPPP联合CRFA治疗OSAHS患者,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其睡眠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不受影响。

    2025年04期 v.3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经口腔前庭与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比较研究

    赵戈;王熠辰;孙毅;

    目的 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OET)与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LTTA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许昌医院收治的150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TTAA 74例(LTTAA组),行TOET 76例(TOET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第7天检测患者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配体18(CCLI18)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ET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LTTAA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LTT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TOET组患者的血清COR、CRP、TNF-α、CCLI18水平低于LTT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E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LTTAA组,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LTTAA比较,TOET治疗PTMC创伤轻,淋巴结清扫效果确切,并可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年04期 v.31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互联网+”赋能下的延续性干预用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

    李肖依;

    目的 探讨“互联网+”赋能下的延续性干预用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01—2025-01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赋能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肩关节评分量表(CMS)评估肩关节功能和癌症患者核心量表生活质量(QLC-30)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评价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以及遵医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CMS评分、QLC-30评分、ESCA评分、依从性评分,以及按时复查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赋能下的延续性干预可有效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

    2025年04期 v.3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胃癌根治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霍志超;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05—2024-08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根治术后第7天,117例胃癌患者中35例并发低蛋白血症,并发率为29.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谷丙转氨酶、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是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是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最大径、术前血红蛋白、术中输注晶体与胶体总量。临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

    2025年04期 v.31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Mako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何祖海;

    目的 分析Mako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周口骨科医院关节科2022-03—2024-03收治的46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TKA,观察组行Mako机器人辅助TKA。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术前和术后第3天时髋-膝-踝角(HKA)偏移度(计算HKA与180°理想值的差值,并取绝对值)、关节切线夹角(JLCA)。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屈伸关节活动度(ROM)和膝关节功能恢复(HS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HKA偏移度、JLCA和VAS评分、ROM、H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的HKA偏移度、JLCA及术后3个月时的VAS评分、ROM和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ko机器人辅助TKA治疗KOA患者,损伤程度轻,下肢力线重建更精准,可有效缓解KOA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且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其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论证。

    2025年04期 v.31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胆囊后三角与前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效果

    李永;

    目的 探讨胆囊后三角入路与胆囊前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C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06—2024-12濮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LC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伴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胆囊前三角入路(前三角入路组)50例,经胆囊后三角入路(后三角入路组)50例。记录2组手术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检测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指标水平。统计胆漏、出血、感染及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后三角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的NRS评分均少(低)于前三角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后三角入路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前三角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前三角入路比较,采取后三角入路LC治疗胆囊结石伴CC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疼痛轻,且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较小。

    2025年04期 v.31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症胆囊结石性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

    罗健威;

    目的 探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轻症胆囊结石性胰腺炎(MC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4-11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行LC治疗的60例M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为2组,各30例。早期组于病情稳定后1周内实施LC治疗;延期组于病情稳定后3~4周行LC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胰腺炎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胰腺炎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延期LC比较,在符合LC适应证的前提下,对MCAP患者早期实施LC,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025年04期 v.31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分析

    李自健;王建伟;周学伟;李秀奇;李植;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TFH)治疗腹股沟疝(IH)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2024-01西峡县中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4例I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APP组和TFH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第1天,检测患者的血清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应激反应水平。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低于TFH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TFH组;术后第1天的血清YKL-40、TNF-α水平低于TFH组,血清GSH-Px水平高于TFH组,且并发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FH比较,TAPP治疗IH患者,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康复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且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轻。

    2025年04期 v.3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自我超越理论联合适应-系统双模式心理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莉;

    目的 探讨自我超越理论联合适应-系统双模式心理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01—2024-1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5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行自我超越理论联合适应-系统双模式心理护理。2组均随访3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分别于就诊时和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的希望水平Herth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第1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2组患者的Herth评分、QLQ-C3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就诊时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自我超越理论联合适应-系统双模式心理护理,可优化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2025年04期 v.31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InterTAN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贺刚刚;董鲁平;

    目的 比较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UIF)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2—2024-03新郑华信民生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UI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58例)与InterTAN组(42例)。记录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nterTAN组患者的关节负重时间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均较术前逐渐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髓内钉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UIF患者均有良好效果及安全性,但InterTAN髓内钉更利于患者尽早进行负重锻炼。

    2025年04期 v.3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放松训练与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吴静芳;马旭阳;

    目的 比较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放松训练与认知行为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12—2024-12于郑州市骨科医院行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89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在术后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44例)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45例)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放松训练。2组均连续干预至出院。比较干预前、出院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以及出院时的腰椎功能JOA评分。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的SAS、TSK-11评分及CPSS、SER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正念放松训练可改善LDH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对术后疼痛管理和康复训练的自我效能感,并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2025年04期 v.31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男性后尿道狭窄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与尿道冷刀内切开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李继团;周理;庞宸;

    目的 探讨男性后尿道狭窄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与尿道冷刀内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11南阳南石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男性后尿道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尿道冷刀内切开术组(冷刀组)和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组(球囊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V)尿流动力学指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统计发热、尿失禁、膀胱穿孔、尿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72例患者,每组3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Qmax、RUV水平和GQOLI-74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Qmax、RUV水平和GQOLI-74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其中球囊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冷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冷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后尿道狭窄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与尿道冷刀内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输尿管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术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和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该结论仍需进行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2025年04期 v.3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循证护理实践用于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临床效果

    常小霞;王飞杰;黄丽洁;楚银萍;王璐;姜红霞;杨静;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实践用于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堵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学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CVC堵塞预防的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等。2023-06—2023-08结合临床情景与利益相关者主观意愿,对最佳证据进行筛选,制订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并于2023-09—2023-12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实施,比较方案应用前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以及CVC留置时间、堵塞发生率、护士预防CVC堵塞维护知识得分及高沉淀风险药物知识得分。结果 循证护理实践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从0.0%~33.3%上升至83.0%~100.0%,预防CVC堵塞维护知识得分由(67.1±14.0)分提高至(95.4±7.2)分,高沉淀风险药物知识得分由(85.8±7.8)分提高至(95.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VC堵塞发生率由16.7%降低为0.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循证护理实践前后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5.3±2.6)d和(5.7±1.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C堵塞预防循证护理实践可提高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预防CVC堵塞维护知识和高沉淀风险药物知识知晓率,并可降低CVC堵塞的发生率。

    2025年04期 v.31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飞秒激光辅助下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孔令普;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下超声乳化术(FLACS)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12—2024-11许昌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8例。观察组行FLACS,对照组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CPCS)。比较2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裸眼远视力(UCDVA)和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时2组患者UCDVA和角膜散光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时的UCDVA和角膜散光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PCS相比,FLACS治疗白内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早期裸眼视力,降低残余角膜散光度,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2025年04期 v.31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元化宣教配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认知水平的影响

    闫雪雪;

    目的 评价多元化宣教配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T)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01—2025-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5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6例。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宣教配合PMRT,均干预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认知水平、康复依从性,依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甲状腺肿瘤相关知识认知评分、康复依从率,以及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宣教配合PMRT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能有效提高其认知水平、康复依从性及改善心理状态。

    2025年04期 v.31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周茹;

    目的 比较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10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女保健科收治的82例产后早期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锻炼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实施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1 h漏尿量、盆底肌肌力、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疗效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漏尿量、盆底肌肌力、I-QO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1 h漏尿量、盆底肌肌力、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早期SUI,更利于减少患者的漏尿量,提高其盆底肌力和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2025年04期 v.31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多模式健康宣教用于上尿路结石碎石取石患者的效果分析

    郭秀彦;

    目的 探讨多模式健康宣教用于上尿路结石碎石取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4-01—2025-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碎石取石术的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模式健康宣教。评价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输尿管结石相关知识问卷、数字评分法(NRS)、自我管理能力(ESCA)评分。统计结石排净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结石相关知识问卷、NRS、ESC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模式健康宣教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碎石、取石术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有利于提升结石排净率。

    2025年04期 v.31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吴先珍;丁战伟;陈利锋;

    目的 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02—2024-02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TEP术(TEP组)45例,予以OTFH术(OTFH组)45例。记录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12个月期间的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OTFH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OTFH组,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12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TEP与OTFH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其中TEP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025年04期 v.31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张鹏;王钊;王峰;杨世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密市中医院普外三科2021-01—2024-01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CBDE组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组(开腹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评价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和结石清除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结石清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与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均有确切疗效,其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轻、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等优势。

    2025年04期 v.31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王雪萍;毛丹丹;

    目的 分析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复合保温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室时(T_0)、麻醉后30 min(T_1)、麻醉后6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时的核心体温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等苏醒质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T_0时及观察组患者T_1~T_3时核心体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_1~T_3核心体温低于T_0,观察组患者T_1~T_3核心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清醒、拔管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复合保温措施,可稳定其核心体温,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并可有效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2025年04期 v.31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术中不同缝合方式在减少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分析

    张丹;

    目的 分析术中不同缝合方式对剖宫产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鄢陵县中医院2021-05-2024-01行剖宫产术分娩的89例产妇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术中分别行子宫切口连续锁边缝合(锁边缝合组,43例)和子宫切口双层缝合(双层缝合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切口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和PCSD形成率、憩室容积和憩室肌层情况。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层缝合组切口缝合时间长于锁边缝合组,PCSD形成率低于锁边缝合组,憩室容积小于锁边缝合组,憩室肌层厚度大于锁边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连续锁边缝合相比,在剖宫产术中选择双层缝合,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缝合时间,但能够降低PCSD的形成风险,且憩室容积小,憩室肌层厚,有利于促进产妇子宫切口及子宫肌层的良好愈合。

    2025年04期 v.3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缝合方式用于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的效果比较研究

    余泓焘;吴波;

    目的 比较分析改良Kessler缝合法与常规Kessler缝合法用于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妇幼保健院2020-12—2024-11收治的88例手指屈肌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Kessler缝合法吻合断裂手指屈肌腱44例(常规组),行改良Kessler缝合法吻合断裂手指屈肌腱44例(改良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患部肌腱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肌腱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手指肌腱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Kessler缝合法比较,改良Kessler缝合法应用于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促进患部肌腱功能恢复。

    2025年04期 v.31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胡志强;

    目的 评价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78例,年龄22~38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SEA组与CEA组,各39例。比较2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等与麻醉相关指标。记录产妇麻醉前(T_0)、麻醉后5 min(T_1)、胎儿分娩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HR、MAP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胎儿分娩时间和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长于CE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C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T_1、T_2、T_3时间点的HR、MAP均低于T_0时间点,其中CSEA组产妇T_1、T_2、T_3时间点的HR高于CEA组,MAP低于CEA组;胎儿分娩时间短于C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在麻醉起效时间、对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以及胎儿分娩时间方面,均较CEA具有优势。

    2025年04期 v.31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旭;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PSF)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11—202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32例,分别予以PVP(PVP组)和PVP结合PPSF(PVP+PPSF组)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卧床时间等手术指标,同时统计2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复位效果[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VP+PPSF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长于PVP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V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VAS、ODI、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时2组上述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且PVP+PPSF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VP相比,PVP结合PPSF治疗老年OVCF虽然术中出血量多、康复时间长,但术后并发症少、疼痛程度轻、腰椎功能及椎体高度等恢复更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2025年04期 v.31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效果对比研究

    辛海涛;亢军义;张泓森;

    目的 探讨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10—2025-01淮阳楚氏骨科医院行PVP治疗的90例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骨水泥黏度分为高黏度组与低黏度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测量伤椎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依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结果 高黏度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低黏度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ODI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升高,ODI指数较术前降低,其中高黏度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低于低黏度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ODI指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黏度骨水泥PVP与高黏度骨水泥PVP在无神经症状Kummell病治疗中均可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但与低黏度骨水泥比较,高黏度骨水泥在缩短PVP时间、改善脊柱形态、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方面更具优势。

    2025年04期 v.31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肛裂中西医治疗的进展研究

    吴惠婷;王坚;李小玲;

    近年来,肛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系统阐述了肛裂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1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张雨思;何爽;丁倩;全爽;杨凤娟;

    食管癌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周期长且过程痛苦,术后普遍因存在癌因性疲乏(CRF)而导致的持续性主观意识劳累,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总结食管癌术后患者CRF的影响因素,以探讨有效降低疲乏的干预措施,旨在为食管癌术后患者CRF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4期 v.31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道

  • 经骶尾部入路治疗多发骶前囊肿1例

    赵福翠;曹波;刘访;蔡涛;

    骶前囊肿是发生于骶前间隙罕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多发骶前囊肿更为罕见。骶前囊肿确诊后,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经骶尾部入路完整切除囊肿可降低感染和复发风险。

    2025年04期 v.31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后神经鞘瘤腹腔镜切除术1例

    马宾;赵雪莹;郭震;高丽丽;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查体发现腹腔肿物10余天”入院。体检:腹平坦,未见蠕动波和胃肠型,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未及明显肿物。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CT:左侧腰大肌前方异常信号源,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血常规、出凝血机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等检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行腹腔镜腹膜后神经鞘瘤切除术。

    2025年04期 v.31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二次阴茎折断的手术及中医药治疗1例

    杨瀛潇;卢宇婷;胡启芳;肖友平;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同房致阴茎肿胀疼痛5 h余”于2024年3月1日17时入我科门诊。患者述在夫妻性生活时听见“啪”的一声,随后阴茎左侧剧烈疼痛,伴阴茎肿胀、变形,远端向右偏曲。见阴茎根部瘀斑,且逐渐加重,可自行排尿,无排尿中断,未见肉眼血尿、阴茎皮肤裂口及撕脱。入院症见:阴茎肿胀,阴茎弯曲变形,伴阴茎局部疼痛不适,阴茎根部可见瘀斑,未见阴茎皮肤裂口及皮肤撕脱。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2025年04期 v.31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外伤致肛瘘手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1例

    李雅诗;曹波;

    肛瘘是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管道,其发生与肛隐窝和直肠间隙感染、免疫、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外伤引发的肛瘘较为罕见,可因肛管上皮和直肠黏膜损伤、细菌感染、异物刺激、伤口愈合不良等因素引发。临床以肛瘘外口间断或持续流出血性、黏液性、脓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肛瘘极少会自愈,救治不及时易引起长期反复炎症刺激甚至可发生癌变。手术联合术后中药坐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5年04期 v.31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例留置气切套管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瘤切除术后的康复护理

    王晓红;

    总结1例留置气切套管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瘤切除术后的康复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早期功能锻炼;积极完善术后疼痛管理;规范药物管理与护理观察;强化心理护理与支持;优化营养以促进术后康复;严格落实各项风险管理以保障安全;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以巩固效果。经过全面治疗与护理2周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随访期间(6个月)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2025年04期 v.31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护理园地

  • 心理护理联合综合肺康复训练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和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赵冰君;李瑞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综合肺康复训练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术期患者不良情绪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1—2023-12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10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及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将2021-11—2022-11入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肺康复训练;将2022-12—2023-12入院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联合综合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胸腔置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统计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6 min步行测试(6MWT)]和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胸腔置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DS、SAS评分和FVC、MVV、FEV_1水平及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NSCLC围术期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联合综合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术后康复进程,促进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早期恢复。

    2025年04期 v.31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ERAS理念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孟令娟;韩朝;陈少如;支慧;

    目的 评价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麻醉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疝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护理管理。记录2组患儿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30 min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及术后6 h、12 h的Bruggermann舒适(BCS)评分。统计围术期低体温、苏醒期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手术麻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6 h和12 h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30 min的PAED评分和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手术麻醉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开展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麻醉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围术期低体温、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患儿舒适感,缩短康复进程,提高麻醉苏醒质量和患儿家属对麻醉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1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系统康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刘方;

    目的 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SCI)术后患者负性心理、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01—2024-1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顺利恢复的5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2组,各28例。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等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以及NIHSS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以及NIHSS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CI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术后的负性心理,提升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2025年04期 v.31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叙事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贺倩;张娣;王影珍;孟瑜;李媛;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2—2024-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LPD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叙事护理(叙事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统计出院准备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其中叙事护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叙事护理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LPD术后患者叙事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及护理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冯利娜;孙瑞芳;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2024-01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80例老年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出院后予以对照组常规延续性康复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比较2组出院后3个月时康复治疗(用药、膳食、运动、复查)依从性情况,以及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应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指标Barthel指数(BI)评估2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向患者发放自制康复护理工作反馈表统计2组患者对延续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康复依从优良率和末次随访时(6个月)患者及家属对延续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时ODI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ODI和BI较出院时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ODI和B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PKP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出院后开展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康复护理,能够提高康复依从性,促进腰椎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延续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1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张珂瑶;

    目的 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08—2025-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萧氏双C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韧性、癌因性疲乏、生理舒适度、疼痛程度、服药依从性、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萧氏双C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其癌因性疲乏,强化心理韧性,减轻治疗疼痛,提升生理舒适度与服药依从性,并可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1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术期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李稳稳;

    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围术期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01—2024-08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普外科行LA的5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27例)和基于ERAS的整体护理组(ERAS组,30例)。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等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且ERAS组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24 h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LA患者围术期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整体护理,术后并发症更少,康复进程更快,可显著缓解其不良情绪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2025年04期 v.31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手术室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精益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和恐惧心理的影响

    余辉;王晓丽;

    目的 探讨手术室认知行为疗法(CBT)结合精益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和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02—2024-12于淅川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行手术的6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BT结合精益护理。干预前、出院时基于《患者遵医行为研究》自制LDH患者遵医行为量表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的恐惧心理。采用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统计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FoP-Q-SF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对LDH患者采用CBT结合精益护理,可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其恐惧状况和不良心理,并可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025年04期 v.31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